名字
天经地义
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
成语解释 经:规范,原则;义:正理。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。指绝对正确,不能改变的道理。也指理所当然的事。
成语出处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引证解释 天地间本当如此、不可更改的道理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”《孝经·三才》: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”晋潘岳《世祖武皇帝诔》:“永言孝思,天经地义。”《明史·何维柏传》:“及居正(张居正)遭父丧,詔吏部諭留。尚书张瀚叩维柏,维柏曰:‘天经地义,何可废也。’”清谭嗣同《仁学》十:“俗间妇女,昧於理道,奉腐儒古老之谬説为天经地义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九五章:“你要吃饭,就得干活儿!不劳动不得食,这是新社会的章程,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。”
同义词 理所当然千真万确
反义词 天理难容岂有此理